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2-12-27 10:55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故本题选A。
2.A
【解析】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被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遗传决定论者将人的发展过程视为人的遗传素质成熟、自我发展、自我暴露与展现的过程。“三岁看终老”正是这一观点的体现。故本题选A。
3.C
【解析】概念形成有三阶段:抽象化、类化、辨别。其中,在类化阶段,概念的形成,除了要在具体事物中抽取共同属性或特征,还需将类似的属性或特征加以归类。在进行类化时,必须归纳客观事物某些属性或特征的相似性或共同性,而忽略事物之间非本质特征或属性的差异性。故本题选C。
4.B
【解析】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和控制五大功能。B项正确。A项: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而进行的评价。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C项:定量评价是从“量”的角度,运用统计分析、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在复杂纷乱的评价数据中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D项:从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属于与课堂因素有关的指标。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
5.D
【解析】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属于认知策略的一种,而调节策略和计划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材料中主要观点、次要观点以及各观点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列提纲的方法,这与做关系图、运用理论模型等构成了组织策略。故本题选D。
6.D
【解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充分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从教育效应的角度看:基础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基本目标是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终极目标时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故本题选D。
7.B
【解析】情境策略的制造认知冲突是指,教学过程中如果给出的新事实、观念和理论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矛盾,就会出现“认知冲突”。学生进入这种问题情境,会感到困惑,头脑中的概念在“打架”,这就掀起他们探索的愿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就会有水到渠成的结果。故本题选B。
8.B
【解析】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经过学习活动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而逐渐形成。当学生获得自己认知结构中所没有的新奇信息或产生不和谐的信息时,就会产生要弄清楚的认知动机和行动。而新知识的获得与不和谐的消除,会使学生产生轻松而愉快的体验,从而使其产生继续学习以求进一步满足的欲望。可见,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故本题选B。
9.D
【解析】学生注意转移快慢的速度受年龄、原有注意的紧张度、新事物或新活动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并不受刺激物的持续时间影响。故本题选D。
10.B
【解析】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同一关系。如果两个概念之间,一个概念的外延完全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而且仅仅成为另一个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属种关系。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